《易》之《泰》曰 “上下交而其志同”其《否》曰“上下不交而
《易》之《泰》曰30:“上下交而其志同。”其《否》曰:“上下不交而天下无邦。”盖上之情达于下,下之情达于上,上下一体,所以为“泰”。下之情壅阏而不得上闻30,上下间隔,虽有国而无国矣,所以为“否”也。交则泰,不交则否,自古皆然。而不交之弊,未有如近世之甚者。君臣相见,止于视朝数刻,上下之间,章奏批答相关接、刑名法度相维持而已30,非独沿袭故事30,亦其地势使然。何也?国家常朝于奉天门30,未尝一日废,可谓勤矣。然堂陛悬绝,威仪赫奕30,御史纠仪31,鸿胪举不如法31,通政司引奏31,上特视之,谢恩见辞,惴惴而退31。上何尝治一事,下何尝进一言哉?此无他,地势悬绝,所谓堂上远于万里,虽欲言无由言也。
《易》:即《周易》,古代卜卦之书。《泰》:《周易》卦名。象征通泰。下文,《否(pǐ)》亦为卦名,与《泰卦》相反。
阏(è):堵塞。
章奏:即奏章,臣子给皇帝的上书。批答:皇帝审阅群臣奏章后的批复。刑名:以名分责成行为。古代有刑名之学。
故事:旧的典章制度。
奉天门:明代殿前中门,即今故宫太和门。
赫奕:显赫盛大的样子。
御史:掌纠劾百官的官员。
鸿胪(lú):明代掌殿廷礼仪的官员。
通政司:明朝所设掌管内外章疏的官署。
惴惴(zhuì):恐惧的样子。
《周易》的《泰》卦说:“君臣之间的意见互相交流,就会志向一致。”它的《否》卦说:“君臣之间的意见不能互相交流,国家就会灭亡。”如此看来,上情能够下达,下情能够上传,君臣结为一体才可称为“泰”。而下情受到阻隔,无法向上传达,上下间隔,虽有国家,国家却形同虚设,所以叫“否”了。所以君臣互相交流就会吉利,不交流就会有危机,自古以来都是这样。然而上下不通的弊病,从来没有像近世这样严重的。君臣相见,仅是上朝听政那短短的时间,上下之间的关系,不过以奏章和批复为联系纽带,依靠法令和制度维持罢了,这不仅是承袭旧例,也是相互地位悬殊造成的。为什么这样说呢?朝廷总是在奉天门举行朝会,没有一天废止过,可以说是勤勉了。但那殿堂前台阶高耸,典礼仪式威严显赫,有御史督察百官进退,鸿胪卿检举失礼者,通政司引领大家入朝上奏,皇帝只是接见一下,而大臣则谢恩,诚惶诚恐地退出殿堂。皇上何曾办过一件事,臣子又何曾说过一句话?这没有其他原因,只是因上下地位悬殊所致,这正如人们所常说的:君臣虽同在一殿,却相隔万里之遥,大臣即便有意见想向皇上陈述,却又无从讲起。
愚以为欲上下之交,莫若复古内朝之法。盖周之时有三朝31:库门之外为正朝,询谋大臣在焉;路门之外为治朝,日视朝在焉;路门之内曰内朝,亦曰燕朝。《玉藻》云31:“君日出而视朝,退适路寝听政31。”盖视朝而见群臣,所以正上下之分;听政而适路寝,所以通远近之情。汉制:大司马、左右前后将军、侍中、散骑诸吏为中朝31,丞相以下至六百石为外朝31。唐皇城之北,南三门曰承天,元正、冬至受万国之朝贡,则御焉31,盖古之外朝也。其北曰太极门,其西曰太极殿,朔、望则坐而视朝32,盖古之正朝也。又北曰两仪殿,常日听朝而视事,盖古之内朝也。宋时常朝则文德殿,五日一起居则垂拱殿,正旦、冬至、圣节称贺则大庆殿32,赐宴则紫宸殿或集英殿,试进士则崇政殿。侍从以下,五日一员上殿,谓之轮对,则必入陈时政利害。内殿引见,亦或赐坐,或免穿靴32,盖亦有三朝之遗意焉。盖天有三垣32,天子象之。正朝,象太极也32,外朝,象天市也,内朝,象紫微也。自古然矣。
三朝:即后边说的正朝、治朝、内朝。“正朝”在库门外。库门是天子宫中最外边的一个门。“治朝”在路门外,“内朝”在路门内。路门是天子宫中最里边的一个门。
- 你以为这些工作事少钱多?痛得我想转行![图]
- 会籍顾问简历加分秘籍[图]
- 餐饮管理证书怎么考[图]
- 填写网申信息技巧,你要知道这些[图]
- 公务员的工作内容有哪些?[图]
- 试用期/见习期/实习期晕了有木有![图]
- 离别留言心酸的经典句子[图]
- 职场新人掌握这些更加自信[图]
- 罗神花的效果对好的服用有副作用吗?[图]
- 产前抑郁症原因分析及对策[图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