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:竭力。田:屯垦。
威:威名。服:使……慑服。
敦煌的索劢,字彦义,颇有才能,刺史毛奕上表请求让索劢代贰师将军李广利率领酒泉、敦煌兵士千人,到楼兰屯田。索劢造了白屋,召集鄯善、焉耆、龟兹三国兵士各千人,兴修水利,横着截断注滨河。截断河水之日,水势涌起,相互激荡;波涛上腾翻越堤岸。索劢厉声高叫道:王尊建立勇敢的节操,河堤就不溢水;王霸怀着精诚之心,呼沱因而不流;水的德行神异圣明,古往今来道理该都是一样的。索劢亲自祈祷,水势还未减弱,于是摆开阵势,手握枪棒,擂鼓呐喊,边刺边射,大战了三日,水势才减退。堤坝筑成后,灌溉范围扩展到很广的平原一带,当地胡人都以为他是神人。全力以赴耕种了三年,积聚了一百多万斤粮食,索劢的威名使外国慑服。
河自蒲昌,有隐沦之证,并间关入塞之始。自此,《经》当求实致也。河水重源,又发于西塞之外,出于积石之山。《山海经》曰:积石之山,其下有石门,河水冒以西流,是山也,万物无不有。《禹贡》所谓导河自积石也。
前面已经提出了“黄河重源”的话,这一段《注》文对“黄河重源”作了具体的说明,还是引用《山海经》,说积石山下有“石门”,黄河经过从蒲昌海的长途伏流以后,从积石山的这个“石门”中重源再出。并引《禹贡》的“导河积石”为证。《禹贡》不同于《山海经》,是儒家宗奉的经书,所以在当时,“黄河重源”是不受怀疑的事实。
隐沦:潜流。
间关:曲曲折折。
《经》:即《水经》,当今学者认为是三国魏人所作的有关水道的专门著作,记载了当时我国境内的一百三十七道川流。实致:实际的事理。
《禹贡》:《尚书》中的一篇,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区域地理著作,历来被奉为我国“古今地理志之祖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