双声、叠韵之论,盛于六朝,唐人犹多用之。至宋以后,则渐不讲,并不知二者为何物。乾嘉间,吾乡周松霭先生著《杜诗双声叠韵谱括略》,正千余年之误,可谓有功文苑者矣。其言曰:“两字同母谓之双声,两字同韵谓之叠韵。”余按:用今日各国文法通用之语表之,则两字同一子音者谓之双声。如《南史·羊元保传》之“官家恨狭,更广八分”,“官家更广”四字,皆从k得声。《洛阳伽蓝记》之“狞奴慢骂”,“狞奴”两字,皆从n得声。“慢骂”两字,皆从m得声也。两字同一母音者,谓之叠韵。如梁武帝“后牖有朽柳”,“后牖有”三字,双声而兼叠韵。“有朽柳”三字,其母音皆为u。刘孝绰之“梁王长康强”,“梁长强”三字,其母音皆为ian(10)也。自李淑(11)《诗苑》伪造沈约(12)之说,以双声叠韵为诗中八病(13)之二,后是诗家多废而不讲,亦不复用之于词。余谓:苟于词之荡漾(14)处多用叠韵,促节(15)处用双声,则其铿锵可诵,必有过于前人者。惜世之专讲音律者,尚未悟此也。
双声、叠韵之论:双声,指两个汉字的声母相同,如现代汉语中的“珍珠”;叠韵,指两个汉字的韵母相同,如现代汉语中的“光芒”。较早为双声叠韵下定义始于清代,周春《杜诗双声叠韵谱话》谓:“两字同母谓之双声,两字同韵谓之叠韵”;李汝珍在其《李氏音鉴》中说:“双声者,两字同归一母;叠韵者,两字同归一韵也。”但双声叠韵的实际运用早在南北朝时期便已开始,刘勰《文心雕龙·声律》云“双声隔字而每舛,叠韵杂句而必暌”,可见双声叠韵在那时已被认识到,一些人在生活中亦开始应用。
周松霭,指周春,清代学者,字芚兮,号松霭,有著作数十种,音韵学方面有《十三经音略》十二卷、《杜诗双声叠韵谱话》六卷、《小学余论》二卷,合称《音学三书》。
《杜诗双声叠韵谱括略》,即《杜诗双声叠韵谱话》。
子音,指声母。后文母音指韵母。若再细分,在有些民族的语言中,初声子音指声母,终声子音指韵尾。
《南史》是合南朝宋、齐、梁、陈四代历史为一编的纪传体史书,记事起自南朝宋武帝刘裕永初元年(公元420年),止于陈后主陈叔宝祯明三年(公元589年),记述南朝四代一百七十年的历史。《南史》与《北史》为姊妹篇,由李大师及其子李延寿两代人编撰完成的。羊元保,南朝宋文帝时人。
《洛阳伽蓝记》:北魏杨衒之编撰,记载北魏首都洛阳城内外佛寺的兴衰,共五卷。伽蓝,梵语佛寺。
梁武帝,指萧衍,字叔达,小字练儿,南朝梁开国君主,在位四十八年,博学能文,长于音乐诗赋,早年信奉道家学说,晚年信奉佛教,曾三次舍身同泰寺。
南宋词人葛立方《韵语阳秋·卷四》引《陆龟蒙诗序》:“叠韵起自梁武帝,云:‘后牖有朽柳’,当时侍从之臣皆唱和。刘孝绰云:‘梁王长康强’,沈休文云:‘偏眠船舷边’,庚肩吾云:‘载碓每碍埭’。自后用此体为小诗者多矣。”
刘孝绰,本名冉,字孝绰,小字阿士,能文善草隶。南北朝时期梁代文学家。
ian,应当为iang。
李淑,字献忠,北宋文学家,著有文集百余卷,有《诗苑类格》,今佚。
沈约,字休文,历南朝宋、齐、梁三朝,文学家,史学家,是当时公认的文坛领袖,创“八病”说,也是讲求声律的“永明体”的创始人之一。
诗中八病,指“平头、上尾、蜂腰、鹤膝、大韵、小韵、旁纽、正纽”,传说为沈约提出。
荡漾,这里指音节舒缓。